編者按 作為濟南校園兒童劇教育的“拓荒者”,早在2011年5月,濟南市泉城花園小學便開始嘗試將孩子們最喜歡的“兒童劇”作為課程引入校園,并在逐步探索實踐中,在兒童劇中融入滲透教學內容及德育教育,讓學生在“演、編、創”的過程中,進行體驗、學習和領悟。同時,學校以“點”帶面,不斷加大兒童劇的發展力度,讓泉城花園這所僅有10歲、辦學規模700多人的小學校各項工作“全面開花”。
學生們在體驗不同角色的過程中,其實就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發現、自我成長、自我完善的過程。而且在劇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主角”,在課程中找到了自己合適的位置,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張揚自己的個性。
“兒童劇課程是一門包括開發教材及讀本、創編劇本、排練演出、舞美化妝、燈光配樂等內容在內的綜合課程。”學校校長徐子春告訴記者,學生們在老師指導下,根據不同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參與劇本的編選、修改,可以作為小演員進行展示,可以變身劇務設計服裝、制作道具、選擇音樂……“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程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張揚自己的個性。”
每周二和周四,濟南兒童藝術劇院的專業演員都會準時來到泉城花園小學給孩子們上課。原來,圍繞“全人”教育目標,學校1-6年級都開設了兒童劇課程,兩天時間里16個班級的學生都會來到學校“兒童劇場”,跟著專業演員學習兒童劇的相關知識。
每個學生都能演兒童劇,這在泉城花園小學不是夢想。其中,學校創辦五年的學校兒童星劇社便是學生們展現自己才華的大舞臺,在社團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自己創編演兒童劇,參加故事比賽、詩文朗誦、即興創作、小品表演、與劇作家交流、進行影視欣賞。
“接觸兒童劇之后,孩子的藝術素養有了顯著提升,特別是走出校門的演出讓孩子有了更高的平臺去展示自己。”學生賈悅的媽媽告訴記者,孩子已經參加過省市區很多比賽和展演,讓孩子得到了很好的鍛煉,“之前我生病住院,在醫院辦手續都是孩子替我完成的,她跟醫護人員交流時很自信,也沒有緊張害怕,這都得益于他在學校學習兒童劇。”
徐子春告訴記者,學生們在兒童劇中體驗不同角色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發現、自我成長、自我完善的過程。
將知識和教學內容放置于兒童劇的劇情中,通過學生的“表演”,讓原本冷冰冰的知識點變得鮮活起來。與兒童劇完美融合的童趣課堂不僅讓課堂“生機盎然”,更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讓學習變得更有趣味。
“唐僧師徒4人坐在椅子上,唐僧位置不變,那他們4人一共有多少坐法?”“羊村舉行乒乓球比賽,兩兩對陣,4只羊一共要比多少場?”……學校三年級一班的數學課上,排列與組合的內容,不再是單純的老師講學生聽,而是變成了一幕幕“兒童劇”,學生們4人一組,將題目中的劇情“演”出來,讓原本冷冰冰的知識點變得鮮活起來,每個人都成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
從兒童劇引入學校伊始,泉城花園小學就在思考,如何將這一學生喜歡的形式與課堂教學相融合。隨后,學校老師們開始將兒童劇表演因素融進課堂,逐步形成了學校生機盎然的童趣課堂。
“講到《晏子使楚》這一課時,我讓學生用兒童劇的形式展現出來,孩子們自己編劇本、排演,而且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包括揣摩人物性格、肢體語言、協調人物關系等,各方面表現得都很優秀,整個過程沒讓我提供任何指導。”學校教師盧媛媛告訴記者,學生可以在角色體驗中深讀課文,感受語言含義,提升閱讀能力和審美情操,確實讓學習變得更有趣味。
“課堂上,《負荊請罪》《草船借箭》等課文都在老師的指導下改編成了課本劇,然后我們自己準備道具,在課堂上表演。同學們也都從最開始的不敢上臺變為了搶著上臺。”學生李娜說。
“一年級學生剛學習應用題的時候可能對文字理解不透徹,用‘演’的形式,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學校教師楊婷婷表示,兒童劇的學習是一個不斷遞進的過程,到了高年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極大鍛煉,對于回答問題的完整性和提升自信心都有所幫助。
為培養習慣優良的好學子,泉城花園小學打破讓學生死記硬背的傳統教育模式,將兒童劇表演巧妙地引入其中,讓學生通過自編自演小劇本,將如何養成每個好習慣用表演的形式“演”出來,教育效果顯著。
為培養“花樣少年”,學校為學生量身訂制了涵蓋人格教育、禮儀教育、感恩教育等內容的“十個好習慣”,如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這些良好習慣呢?泉城花園小學智慧地將兒童劇表演巧妙地引入其中,讓學生通過自編自演小劇本,將如何養成每個好習慣用表演的形式“演”出來,教育效果非常顯著。
就這樣,升旗儀式就變成了學生們表演“十個好習慣”的舞臺。每周,負責升旗的班級都會將“十個好習慣”編成不同的劇本,用童話、小品、朗誦等多種表演形式展示出來,每一次演出都是源自生活的劇情設計,表演者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的雙重身份,更令這一教育形式取得了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實效。
例如有的班級將《小雞吃米》的故事搬上了舞臺,通過“浪費的一粒粒糧食居然可以喂飽一只小雞”這樣一個鮮活的事例,道出了珍惜糧食的重要性。而學生們更在編寫劇本、排練、演出的過程中,對“珍惜糧食”有了切身感受。
嘗到兒童劇在涵養學生品行方面的優勢之后,學校又嘗試將兒童劇與學校“花樣少年”德育培養目標相結合,在兒童劇涵養好習慣之外,將傳統文化、愛國教育等德育工作與兒童劇完美融合,達到非常好的育人效果。
“學校開發兒童劇課程,不是想培養演員,而是以兒童劇為載體,讓學生在角色扮演、情感體驗、欣賞鑒別、創編等多種教育活動中,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想象和思維能力,讓孩子能夠終身受益。”徐子春表示,目前兒童劇已經成為學校的一張靚麗名片,也帶動了整個學校的全面發展。(本報記者 史春勇 通訊員 范懿)
原標題:泉城花園小學7年探索實踐證明——兒童劇并非“兒戲”
夢想和鄉愁并肩 共圓美麗中國夢
隆回居民生活消費大變樣
風從海上來 天高云也清
我市啟動縣(市)區年度食品藥品安全評議考核工作
我市召開環境污染 防治攻堅調度會
泉城花園小學7年探索實踐證明——兒童劇并非“兒戲”
我市獲省級重點研發計劃 專項資金1600萬元
長寧區新涇鎮文化活動中心舉辦社區俏佳人舞蹈隊與羽毛球隊聯歡會
不可愛的“油戾老人” 老年人如何才能不“油戾”?
連云港市海洋與漁業局開展沿海污染監測行動
周霽在遠安調研時要求加快推動鄉村振興 鞏固擴大脫貧成果
關于2018年杭州市醫療設備政府采購公開招標項目(第五期)的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宣州區大力推進煤炭消費減量替代
朱家尖大洞岙城區全面整治拉開序幕
武陵源區人社局攜手兩新組織聯系點重溫入黨誓詞“慶七一”
每月只要100元,環衛工夫妻就能住上“星級之家”
省第三環保督察組舉報受理問題第十三批轉辦清單下達我市
百余幅剪紙作品 慶祝建黨97周年
安慶市教體局應邀參加2017年基礎教育改革座談會
第三季度十堰PM2.5濃度同比降20% 水質斷面達標率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