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撐
創新協調機制建立低碳發展長效機制
●調整結構
節能環保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迅猛
●創新技術
加快節能技術裝備產業化進程
2015年以來,德陽緊緊抓住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建設機遇,深入推進綠色生產,企業節能減排意識和能力不斷增強,示范效應日益凸顯。全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由2014年的1.122噸標準煤/萬元下降至2017年的0.746噸標準煤/萬元,累計下降33.6%;2017年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到82.57%,三年累計提升34.87個百分點;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企業115戶,涉及水泥產能82萬噸、化工114萬噸、造紙26萬噸,去除鋼鐵產能160萬噸;三年累計實施產業低碳化典型示范項目143個,計劃總投資85.24億元,獲得國家節能減排示范市中央獎勵資金支持1.25億元。
政策支撐 創新協調機制建立低碳發展長效機制
任何一項事業的長久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撐、體制機制的創新。
我市在創新機制體制上,首先是創新工作協調機制。成立德陽市航空與燃機發展工作小組、石墨烯產業推進領導小組、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等專項工作組。同時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以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為合作主體,圍繞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資源綜合利用等產業,引入國家級行業協會、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戰略合作,搭建“技術研發-中試論證-產業化應用”的政產學研用平臺。截至目前,我市組建燃氣輪機聯盟、石墨烯產業聯盟、磷石膏綜合利用產業聯盟等產業專業聯盟,實現政產學研用的無縫對接。同時,構建低碳全產業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集中集約集群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全市工業園區產業布局進行統籌,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提高產品合格率和競爭力。圍繞裝備制造實施延鏈、補鏈、強鏈工程,引入上下游配套企業,目前圍繞航空與燃機、油氣鉆采及海洋工程裝備、核電等重點龍頭企業形成的上下游配套企業已超1500余戶,低碳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初見雛形。
其次是建立了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以政策為引導,推動產業低碳化發展。通過政策和財政資金獎勵,引導企業開展節能節水技術改造、固廢綜合利用及循環化改造、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等,推動產業低碳化發展。以目標為標尺,推進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升。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納入市政府對各縣(市、區)政府、各市級部門年度目標績效考核。建立重點用能企業常態化監督檢查機制,持續提升能效水平。堅持項目引領,助推產業轉型升級。通過143個典型示范項目的建設,一批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得到廣泛應用,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產業關鍵技術和產業化應用不斷取得突破。
調整結構 節能環保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迅猛
2015年以來,全市積極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主要支柱行業保持增長,結構更加合理,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發展更加協調,互補作用更強。2017年,重工業占全市工業比重下降至65.66%,三年累計下降3.9個百分點。其中,化工業占全市工業比重8.91%,三年累計下降3.5個百分點;輕工業占全市工業比重34.33%,三年累計提升3.9個百分點;2015-2017年,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年均增速分別達到55.37%、24.5%。
在傳統行業進行節能技術改造。三年以來,實施29個重點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實現節能量16.27萬噸標準煤。全市正常運營的266座加油站和4座儲油庫全面完成油氣回收治理并通過驗收;完成106座380個地下油罐改雙層罐或增設防滲池改造;將年耗標準煤5000噸及以上企業納入“千戶企業節能行動”,開展能源審計,編制節能規劃,不斷提高企業節能意識和節能管理能力,提高全市工業企業能源利用總體效率。2015-2017年,我市累計綜合利用磷石膏、建渣、秸稈、塑料、橡膠等廢舊資源936萬噸,為企業減免稅收1.27億元。
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全市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在清潔能源裝備、智能裝備、節能環保設備、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已培育一批龍頭和重點企業,工業增長綠色引擎正在形成。建成以二重、東電、東汽、東方風電等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集聚區,形成了核、水、風、火、潮汐發電等多電并舉的格局。cap1400和“華龍一號”兩大自主第三代核能汽輪發電機成功研制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中勵磁系統及氫油水系統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能系統安全特征的20萬千瓦級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熱氣導管在德陽研制并驗收交付;東方風電完成世界最大容量8mw海上風機主要部件方案論證,瑞典布萊肯電項目全面建成,成為國內首家獲瑞典工作環境署批準的風電整機制造商;東電研制的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1000mw水電機組,代表世界水電行業的最高水平;宏華石油沙漠超深井快速移運特種鉆機和極地超低溫平移自動化鉆機,整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出口量全國第一;石墨烯、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節能型合成氨原料氣預熱裝置、循環流化床工業鍋爐灰渣余熱回收利用設備在企業中廣泛應用。德陽被聯合國授予清潔技術與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國際示范市,全國60%以上核電、40%水電、30%以上火電由制造德陽造,發電設備產量世界第一,國內新增已投運的14座百萬千瓦核電站,12座是德陽制造。
穩妥推進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2015-2017年,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115戶,涉及水泥產能54萬噸、化工114萬噸、造紙26萬噸,去除鋼鐵產能160萬噸,實現節能量49.8萬噸標準煤;全面淘汰德陽市建成區燃煤鍋爐;印發《德陽市“散亂污”企業分類整治實施方案》,按“依法關閉一批、整改規范一批、調遷入園一批”的原則開展分類整治,完成396戶整改規范類企業整治并通過驗收復工復產。
創新技術 加快節能技術裝備產業化進程
東方水利水上智能清污機器人首創漂浮垃圾智能化打撈處理、全程避障及返航無人智能控制技術,實現水面智能清污機器人的網絡化管理及信息的大數據管理,解決了傳統城市河湖及庫區漂浮物清理裝備操作人員多、勞動強度高、安全性差及效率低等問題,已通過水利部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東方水利創新技術解決行業難題,是我市新技術促綠色發展的具體體現的一個縮影。三年來,我市圍繞制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和裝備,在燃氣輪機、頁巖氣開發、核電、風電、智能裝備等領域加大研發力度,加快節能技術裝備產業化進程,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重大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推動全社會節能技術進步,促進經濟綠色發展。
智能制造提升裝備能力。德陽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建設國家創新驅動示范市為契機,實施以“互聯網+制造”、“裝備制造大數據”為重點的傳統制造業互聯網改造提升工程,促進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推動傳統產業向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轉型。
傳統的裝備制造“重裝之都”德陽正在向國際知名的“智造之都”邁進。
>>>典型項目點擊
二重集團“核電復雜關鍵構建全流程綠色制造工藝創新及應用”列入工信部2016年度全國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重點項目。該項目突破超大型轉子整體鍛件、分段焊接轉子鍛件產品制造全過程的關鍵技術、提升質量控制和效率,縮短工程化周期50%,降低成本50%,形成批量穩定的供貨能力,滿足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發展需求,填補國內空白并最終帶動行業整體水平提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記者 邱潔)
我市公益性幼兒園擴容工程推進順利
端午小長假 歌樂山國際慢城開心農場接待游客近六千人次
麥積山石窟開啟“保護模式”
2018電博會黑科技搶先看 未來汽車無人商店將亮相
市男子籃球聯賽半決賽24日開打
賺了“金山”也要留住“青山” ——節能減排之產業低碳化篇
河南省高院核查22年前親子鑒定
10條旅游新線路暢玩哈爾濱新區
雷岳龍副市長到市工商局調研“多證合一”改革工作
全面接軌上海!南湖新區有一場非常有意義的書畫展開幕啦!
昌黎縣召開重點工作大督查推進會
阜陽市舉行向烈士敬獻花籃儀式
【民生溝通】聽說木粉塵會爆炸 什么情況下容易爆炸?
心臟病老人稍碰下肢便疼哭,原是擅自停藥得上"腿中風"
湘陰縣全面落實河長制誓保洞庭一湖清水
為了天更藍水更清巴林右旗開創污染防治工作新局面
“棒棒貝貝杯”福田區青少年創意機器人大賽舉行
去年全市登記科技成果657項
南充蠐蟆節 正月十四的狂歡夜
注意!瀘州下周早晚多陣雨或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