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育最該關注什么
編者按
當前,對我國教育發展階段有一種形象的描述:“四梁八柱”已牢固建立,開始進入“全面施工內部裝修”。那么,在“全面施工內部裝修”階段,教育發展應該聚焦哪些重點?本文認為,在我們已建成世界上最為龐大的教育體系,已形成許多根本性和有共識的教育思想理念的基礎上,面向未來,新時代教育關注的重心和焦點需要適時調整,需由外部條件保障進入教育本質內涵,更加深入把握教育的本質和規律,更多關注人自身的成長命題,聚焦人自身的健康成長,這不僅是教育本質規律的使然,也是教育強國建設的基礎和教育現代化的必然。
1.面向未來的教育需要內化于心,聚焦人自身的健康成長
當前,我們的教育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如區域、城鄉、校際、人群、結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不平衡,觀念先導、公平推進、內涵發展、制度保障、社會服務、國際參與的不充分等;二是教育的工具性外部特征明顯,如過于看重分數、證書、升學、就業等個人顯性外在要素和規模,獎牌、等級、升格等學校粗放型的外延標簽;三是理論與實踐脫節,如一些倡導的方向與現實的做法存在兩張皮現象,許多家長、學校拼命追求的東西其實自己并不喜歡。
教育有兩大基本的社會功能:一是完成人的社會化,即孩子們要逐步成長起來,適應社會,由家庭人成為社會人;二是實現人的現代化,即人類是不斷自我完善而向前發展的,人的成長應該是健康、進步和進化的,一代要比一代強。
由此,人的身體、心理、認知、道德應該是和諧、健康的統一,每個個體都是一個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體,既滿足社會需要也滿足自我發展需要。社會需求是多元的,人的個性特征是多樣的,教育可以各有側重而因材施教,但人的社會化和自我完善則都是必須的。新時代,教育需著眼于讓兩者完美結合。
面向未來的教育需要內化于心,更加深入教育本質,聚焦人自身的健康成長。
首先,這是一個實現偉大夢想的時代。心中有夢想,未來有憧憬,行動就有力量。重要的是,這種夢想正在真實地一步步成為現實,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在不斷增強。夢想成真離不開教育的有力支撐,教育的社會作用在不斷加大,既是引領社會發展的引擎又是促進社會活力的血液。
其次,這是一個個性發展更為豐富的時代。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人越來越成為世界的主人。而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又使得人的生存、交往和發展狀態更加多元。社會的變化無窮、魅力無窮,年輕人眼睛中的世界在與過去迥然不同的方式呈現著。變化、選擇、發展,既使人滿足、充實,也會使人焦慮,教育對促進人自身健康成長的責任越來越重。
我們恰逢其時,但機遇必須抓住。當國家強盛基業和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四梁八柱已牢固搭建之際,就更有精力關注人自身發展這一教育的直接對象和核心命題,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疲于解決教育的外部事務。
2.優質教育既是相對概念,也有認識問題,盲目拔高并不好
解決教育的主要矛盾,需要針對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逐步提升教育的優質化水平、全面提高質量,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美好教育的需求。但是,質量、優質教育既是相對概念,也有認識問題。是否拔高就是好?恐怕不是。因為如果那樣的話,極有可能出現教育越“優質”,百姓越不滿意,對孩子成長越不利的情況。
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是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關注點,是新時代教育的中心工作。如何看待質量、優質和美好?答案是必須符合青少年身心發育和成長規律,符合教育規律,在總體框架下滿足個性差異的需求。孩子的成長就像一棵果樹,從幼苗開始,澆水、施肥、嫁接、修枝、開花、結果、防蟲、收獲環環相扣,該用力時不用力不行,不該用力時瞎用力也不對,要在適當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情。這里面有科學依據,用對了力、做對了事才能結出豐碩的成果,恰到好處才能事半功倍。
人生的扣子應當從規矩開始。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開啟于教育改革發展的“四梁八柱”搭建完成之際,下一步的“全面施工內部裝修”將更加精細化,需要從標準做起。教育的標準反映著對教育規律的掌握和把握程度,不同標準之間要有一定的邏輯聯系。制定標準的原則是宏觀有序、微觀搞活,體系內要相互銜接,否則大家都強調自身的重要性,會造成畸形發展,會不斷產生新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按照教育標準的邏輯遞進關系,我們要重點把握好成長標準、學校標準、學業或專業標準、課程標準。
成長標準。學生分級分段的成長標準是一切教育標準的基礎,要以各年齡段、各學業段兒童青少年身心發育成長為基礎制定,循序漸進而非拔苗助長,否則后患無窮。因為孩子們的受教育階段,也正是其身體、心智逐步發育長成的過程,絕不能以損害孩子身心健康為代價單純、超時、非理性灌輸知識。例如,該10歲時學的東西,你讓他7歲學了,事倍功半且不說,還極有可能影響孩子正常的身心發育及抑制好奇心、形象思維、創新力等。看似超前,看似好意,其實是好心辦壞事。因此,成長標準是基礎性工程,必須嚴格遵循生理、心理、教育科學的規律,真正發展素質教育,推動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現行教育與成長標準不相符的地方,就是今后的改革內容。
學校標準。學校建設標準一定要依據學生成長標準制定,按本階段教育活動開展的需求定制。孩子的成長,在每個年齡、教育階段發展的重點是不同的,因此教育活動安排和教育內容模式也就不同。例如,在不同階段需要有不同的戶外活動場所設施、動手操作制作工具及實驗設備等,還要有不同教育活動的時間配比安排,不能一提到學校就聯想起課堂教學。各級各類教育在不同階段有自己的目標,不同學校有自己的使命定位。黨和國家對人才培養的一系列要求,如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要分布在不同成長階段、不同學校全貫通培養,是久久為功而非一蹴而就的事業。各級各類學校要有針對性地抓各學段的育人重點,各項教育活動都要跟上,學校標準需要配套。
學業或專業標準。學業標準反映著基礎教育某大類課程的培養要求,專業標準體現著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專業規格。它們也不一定是越高越好,因為學業標準盲目追高追快有可能會違背規律,專業標準過于追高追細有可能會損害特色,均需要以科學嚴謹的態度認真對待。在凝聚共性的基礎上,學業標準一定要適合、貼切,專業標準要為特色發展留出空間。學業或專業標準還需要突出每一階段的發展重點,在認知能力、身心發展、合作意識、社會責任等方面提出相應要求,對知識、技能、思維力的結構搭建和關鍵能力培養要前后連貫。
課程標準。它體現著每一門具體課程的內容、方式、目標等要求,是學業或專業中的一環,但不能脫離具體的成長階段。其制定一是要考慮課程之間的聯系,二是要考慮本課程與其他教育活動之間的關系,三是需確定本課程涉及的知識點、技能點、能力點與培養方式。
3.幫助學生搭建起科學而適合自己特長的智能結構
心理學的研究認為,人有智能結構,智能結構是多元的,不同人的智能結構不同,智能結構的合理性有助于能力的提升。因此,教育要幫助學生在認知方面搭建起科學而適合自己特長的智能結構。
知識、技能、思維力三足鼎立,共同支撐起每個人的智能結構。知識通過傳授學習和記憶獲得,技能通過培訓指導和練習獲得,思維力通過邏輯訓練和心智開發形成,三者學習獲得的規律不同。當前的育人問題,主要就是把知識傳授和記憶當成了一切,學知識點、考知識點,忽略知識結構、智能結構的合理搭建,結果出現高分低能。
知識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的認識和經驗,是能力獲得的基礎。知識的作用一是作為現代社會公民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和職業專業知識,二是知識可以用于訓練思維,是培養思維力的元素或媒介,三是方法論知識可以指導學生的思維向高層級跨越。教育活動對知識的選擇需要兼顧以上三個因素,使學生擁有自身的結構化知識體系。
技能是完成某項任務的身體操作或心智活動的習慣性反應,是能力表現的手段。技能需要實際訓練,光有理論知識是不行的。因此,學生的各種實踐活動,如手工、勞動、實習、實踐,在各教育階段都不能忽略,學業實踐和社會實踐要平衡安排。
思維是在表象、概念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知活動的過程,是人類具有心智的心理活動形式,也是人才培養的最高境界。思維力是人類一種特有的精神活動本領,可以滲透到各種能力之中,如學習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等,是能力培養、開發的主要標志。
思維力在人的智能結構中處于中心地位,對于學生獲取知識、掌握技能、發展多方面的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智能結構搭建得好,學生的思維層次就會提高,持續、自我學習的能力就會增強,就更能應對好未來的工作和成長需要。
進一步地講,還有素質,它的包容性更強,發展素質教育是更根本的要求。除能力之外的素質要素主要體現在“做人”上,而知識、能力主要體現在“做事”上。從人的社會化角度看,能力是謀生和發展的基礎,而發展得好不好,與社會責任感等做人素養方面的素質因素密切相關。因此,立德樹人是根本任務。(作者:陳子季,系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陸亭,系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戰略發展部主任)
市局積極參與全市“健步走 美生活 護平安”路長巡察活動
市委黨校2018年秋季學期主體班第一批培訓班開班 史根治史戰芳出席
交通旅游服務大數據試點(智慧交通|“大數據+交通旅游”促轉型升級)
客戶異鄉患重疾光澤國壽快速理賠
南昌吹響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號角
教育發展應該聚焦哪些重點?
“第五屆動漫交易會”看點十足
華宇方圓新生態物流圈落戶昌邑 投資40余億元
寧德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發布防騙預警文章《警惕丨別因這些陋習讓犯罪份子有可趁之機》
武陵區育英德景園小學:開展“創新引領時代、智慧點亮生活”科普周活動
注意!洛陽這兩路段調整為單行道
劉建豐:以價值觀為引領鑄魂立德育新人
首屆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在寧海舉行
天津:綠色“三夏” 秸稈零焚燒
[衡東縣] 全員上陣奮力抗冰保暢通保安全
努力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襄陽貢獻公安力量
上海市汽摩協會召開第七屆會員大會
備教材 迎開學
武漢向世界發出盛情邀約
新華鄉繃緊夏季安全生產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