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的河南省民權縣,黃河故道上水色連天,碧波蕩漾,油菜花燦爛盛開,槐花甜香撲鼻,樹林中一排排樹木筆直蔥郁……美麗的景色吸引了大批游客流連忘返。
誰能想到,民權縣曾是風沙肆虐、荒涼貧瘠的地方。“白茫茫,野荒荒,三里五莊無牛羊,端起碗來半是黃沙湯”。歷史上黃河多次改道,留下了大片荒沙鹽堿地。三代民權人付出艱辛的努力,經過68年不懈的奮斗,把這里變成了一片生機盎然的森林王國。
從一棵樹苗到萬畝林海
穿行在民權林場申甘林帶,兩側的樹木整齊地排列著,一眼望不到邊。這里的沙土松軟,一腳踩下去就是一個窩,有風刮來的時候,黃沙揚起,雖然種樹保土已卓見成效,但仍然可以想象過去是何等荒涼。
在民權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大風一起,刮到犁底;大風一停,溝滿壕平”。曾經擔任民權林場場長的康心玉如今已經80多歲,是林場的第一代職工。據他回憶,以前,冬春兩個季節,只要一刮風就看不見太陽了,“早上起來被子上都能抖下不少土”。
歷經68年的風雨和三代造林人的共同守護,成千上萬的樹木拔地而起,昔日的沙丘變成了平原林海,這里建起了名列“亞洲十大平原人工防護林”之一的民權林場申甘林帶。
民權林場場長王偉介紹說,民權林場現經營面積6.9萬畝,有林地面積5.5萬畝。林木蓄積總量18.7萬立方米,林木年生長量1.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9.7%,被國內外林學專家譽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同時,一個完整的生態體系已在林場內形成,各類植物達100多種,陸生動物有180多種,其中重點保護動物16種。據河南省林科院一位研究員估算,民權林場生態服務價值每年可達6.96億元。
近年來,當地政府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平原綠化、農林間作等生態工程建設,構筑起了防風固沙、涵養水源、改良土壤的申甘林帶生態屏障,呵護著民權縣北部幾十萬群眾生產生活和40萬畝農田免受風沙的侵襲。
接力植樹讓舊貌換新顏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極為重視沙漠治理。1950年,民權林場的前身“豫東沙荒管理處”成立,開啟了治沙治堿、植樹造林工程。
今年84歲的翟際法老人1962年來到民權林場工作,從此再沒離開過。在他的記憶中,當年的林場一片荒蕪:遍地都是兩三米高的沙丘、燒堿的庵子和長不成莊稼的賴地。林帶雖已有了雛形,但還都是零零散散不到一人高的小樹。
“111120畝”,翟際法清晰地記得當年林場規劃的造林數字。而整個林場只有16個工人、一輛破自行車和一輛拉樹苗用的馬車。
同年來到林場工作的退休職工佟超然回憶說,當年林場連路都沒有,有自行車也沒法騎。“吃的是紅薯干饃,住的是地窨子。雖然條件比較艱苦,不過干勁大。”
“我們恨不能黑天白日不睡覺。”翟際法老人說,為了植樹,他們天蒙蒙亮就帶著干糧出工。渴了,隨地找個水坑喝幾口;困了,就在黃沙里挖個地窨子,鋪草而臥。
為了提高樹苗的成活率,林場人費了不少心思。比如,挖樹坑要“小口大肚海綿底”,栽樹要“三埋兩踩一提苗”。“造林年年有,不是槐樹就是柳”,在樹苗的選擇上,他們更多地選擇易成活的鄉土樹種。
一如愚公之移山,“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翟際法的兒子和孫子也先后來到林場工作。
林場林業工程師翟文杰是翟際法老人的孫子。“80后”的翟文杰無法感受植樹的艱苦場面,但他牢牢地記住了爺爺告訴他的一個數字——僅1964年一個冬天就造林6400畝。這些樹,全是靠工人們的兩只手栽出來的。
這成為他與林場血脈相融的情感之源。翟文杰在這里已經工作了11個年頭,哪怕是在身邊的年輕人紛紛離開林場外出打工掙錢的時候,他也沒有離開。
現在林場有職工600余人,“三代同堂”的現象十分普遍。他們中有的是技術工人,有的是管理人員,還有一大部分擔任著護林員的角色。
半個多世紀過去,當年不到一人高的小樹已長成參天大樹,一代又一代的林場人在這里揮灑汗水,林場的每一處都有他們深深的印記。正是有了他們,才有了民權林場的“舊貌換新顏”。
建設黃河故道生態走廊
進入生態文明發展新時代,綠色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林場的發展也開始向更高層次邁進。
商丘市委書記王戰營告訴記者,一棵樹就是一臺吸塵器、一臺制氧機、一個凈水系統,一片林就相當于一個天然氧吧、一個蓄水池、一個儲水庫,也是人民群眾的“錢庫”和“錢袋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林場轉變經營理念,調整經營方式,把原來以生產木材為主轉變為以生態建設和生態修復為主,把原來利用林場林木資源為主轉變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服務為主。”王偉說。目前,民權林場已建成各類生態紀念林7處,國家種質基因庫3處,園中園的“千樹園”項目正在建設落實中。
同時,民權充分利用申甘林帶廣闊的林下土地資源優勢,鼓勵、動員各村村民林下種菇、畜禽養殖、養蜂釀蜜、果園采摘,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林下“小蘑菇”還成了脫貧致富的“大產業”。利用申甘林帶林下資源,民權縣程莊鎮目前已建成林下食用菌種植大棚1932座,輻射帶動程莊鎮13個貧困村2752戶貧困戶及周邊3個鄉(鎮)的4個貧困村1173戶貧困戶實現了穩定脫貧。
“林映水中魚游樹,云落水底鳥穿波”。民權縣提出建設“黃河故道生態走廊”,以申甘林帶為核心,以鯤鵬湖、秋水湖、龍澤湖組成的國家濕地公園為重點,著力打造連接濕地公園和生態公園的綠色廊道,并計劃沿黃河故道兩側再造面積約3.6萬畝的生態林帶。
“保持生態底色,守住環保底線,努力實現開發建設與生態服務的融合發展,要為老百姓留住故道綠,保持永恒藍。”民權縣委書記姬脈常說。
最新的《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中明確,河南省將著力構建“一核一區三屏四帶多廊道”的總體布局,明清黃河故道生態保育帶是“四帶”之一。這片平原林海迎來了更好的發展機遇。
我市召開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座談會
濟南出臺招商承諾不兌現投訴辦法!附投訴電話
@東莞人,在路邊遇到這種紅色“小炸彈”?專家說要這樣處理!
大觀區第十七屆人民大表大會第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貨車變道重撞轎車
河南民權有個“塞罕壩”
漫園打造影視基地助力義安區旅游發展
全省民政工作座談會在我市召開
咸安培訓禁毒社工和網格員推進禁毒社會化工作
市人民醫院完成一例93歲高齡患者胃癌根治術
白云區城管局綠化所舉辦園林綠化勞動技能知識競賽
華安縣:加強對校外學生寄托機構管理
前6月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73元
@所有蘇B車主:無錫市區擬新增33條違停嚴管路段!
楊荔到渦包新河段進行調研
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福州濱海新城防潮防洪排澇規劃》的批復
甘泉縣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
市客管辦突擊檢查“兩會”期間重點場站安全生產及服務保障工作
靈石縣“銀齡扶貧行動” 為山區老人送健康
青川警方打掉一個冒充醫生實施“義診”詐騙的團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