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蓮鄉展新顏
——改革開放40年來湘潭縣再現天下壯縣雄風
湘潭新聞網10月19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振宇 通訊員 李耀湘)改革開放40年來,湘潭縣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長足發展,特別是近兩年來,湘潭縣緊緊圍繞“挺進全國百強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奮斗目標,持續實施“強工壯縣、惠農富民”等一系列重大發展舉措,開創了縣域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2017年,湘潭縣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6億元,是1978年的198倍;財政總收入達到28.6億元,是1978年的148倍;固定資產投資突破250億大關,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10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32321元、16991元,分別比1978年增加30395元、16939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省縣域經濟十強縣行列,天下壯縣雄風再現。
過去40年,是發展結構不斷優化的40年
40年來,湘潭縣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全力以赴推動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63.64∶19.1∶17.26調整到2017年的16.4∶49.8∶33.8,產業結構從“一二三”優化升級為“二三一”,產業結構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工業主導地位全面凸顯。突出主攻工業不動搖,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全縣逐步形成先進裝備制造、食品醫藥、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2017年,全縣規模工業企業達237家,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597億元,年均增長14%。工業技術更新改造力度不斷加大,完成高新技術產值350億元,年均增長15%。深入實施“一區多園”戰略,天易經開區一區引領,楊河工業園、青山皮鞋工業園、茶恩竹木工業園三園支撐的格局全面形成。天易經開區各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年均增長30%以上,綜合實力位居省級以上產業園區領先地位。
農業基礎地位持續穩固。突出狠抓農業不松勁,持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穩步推進農業農村改革,鞏固糧食、生豬等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楠竹、油茶等特色產業,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規模化經營。2017年,全縣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45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8家,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實現農業產業化產值286億元,年均增長8%。糧食生產總量保持在80萬噸,年出欄生豬200萬頭以上,多年來一直保持“全國產糧大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地位。
支撐作用顯著增強。突出繁榮三產不懈怠,努力將第三產業打造成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2017年全縣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33.8億元,是1978年的371倍,年均增長9%。全域旅游快速發展,石鼓登峰、花石賞荷、梅林游園、云湖摘橙、烏石采茶等系列旅游節會活動多點開花,2017年接待游客812萬人次,創旅游綜合收入51億元;全縣金融機構貸款增長率達到20%,居民人均儲蓄達到3.6萬元。
過去40年,是城鄉面貌顯著改善的40年
40年來,湘潭縣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大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統籌推進城鄉建管,城鄉面貌實現華麗蛻變。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自1992年縣城搬遷以來,湘潭縣累計投入建設資金500億元以上,按照“打開通道、拓展框架、著重配套、提升管理”的思路,擴大縣城規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縣城東西南北四個出口全面拓展,建成區面積達到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20萬人。深入實施“背街小巷提質改造”“三整三化”工程,市容整潔成為常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2017年成功榮獲“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資格。特色小城鎮建設成果顯著,花石、石潭躋身國家級重點鎮行列,易俗河被評為全國宜居小鎮;烏石、白石成為省級特色鎮,全縣城鎮化率達到44.6%。
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扎實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率達100%。全縣農村公路總里程達9200公里,硬化改造農村公路5000多公里,農村通班車率100%,“村村響”“戶戶通”工程實現全覆蓋,農網升級改造全面完成。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推進,建設美麗屋場124個,特色村落30個,民居美化2761棟,梅林橋美麗鄉村示范片成為全省典型,綜合施策推進鄉村振興的經驗在全省交流。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打好水、土、氣三大攻堅戰,成功退出煤礦和非煤礦山開采成為全省典型,湘江污染防治“一號工程”重點項目全面推進,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湘江湘潭縣段水質穩定在三類以上,城區自來水廠取水口(湘江)斷面和涓水入湘江口斷面均達到ⅲ類以上水質,漣水入湘江斷面達到ⅱ類以上水質,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2.7%,森林覆蓋率達到46%,2017年榮獲省級園林城市。
過去40年,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40年
40年來,湘潭縣始終堅持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努力讓全縣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2017年全縣民生支出24.92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66.1%。
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突出教育優先發展,堅持普高和職高并舉,公辦和民辦并重,年均教育投入占財政支出的25%以上。全縣現有各類學校共計447所,縣一中入選全國百強中學。義務教育入學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100%,職業學校學生推薦就業率達98%以上。全縣教育教學質量居全市第一、全省領先,高考成績連續19年蟬聯全市第一。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全縣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全面加強,群眾性文體活動日益豐富。群眾藝術館、文化館、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建成投入使用,鄉鎮文體廣場、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萬步有約”“歡樂瀟湘·大美蓮鄉”等群眾文體活動豐富多彩,電視劇《彭德懷元帥》的拍攝獲評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衛生事業成果顯著。健全覆蓋城鄉的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實施鄉鎮衛生院達標建設、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等一批衛生基礎設施項目,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成功創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成為全國典型,縣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三級綜合醫院,公共衛生工作排名全省第一。
過去40年,是民生保障逐步完善的40年
40年來,湘潭縣始終堅持把提升底線民生保障水平,謀求全縣人民幸福的最大公約數放在首位,實現了從解決溫飽到奔向小康的跨越。2017年全縣小康總體實現程度達到96.7%,在全省小康經濟強縣中排名第六位。
保障體系全面健全。全縣社保、醫保、失業、工傷、生育保險5大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形成。全縣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率和基本養老服務補貼覆蓋率均達到100%,實現應保盡保。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健全,在全省率先實施“五位一體”城鄉醫療救助,城鄉低保救助和農村五保供養逐年擴面提標。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截至2017年累計建設分配公共租賃住房1419套,發放廉租住房補貼1940萬元,完成棚戶區改造5909戶,農村危房改造10270戶。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堅持不懈抓好安全、信訪、綜治維穩等底線工作,先后6次榮獲全省“安全生產先進縣”,2016年成功創建湖南省安全生產示范縣;信訪“四通”工作法經驗在全國推廣,網上信訪“一比二講三看”在全省推介;成功獲評全國法治先進縣,深入推進“平安湘潭”建設,大力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整治,全縣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堅決舉全縣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按照“五個一批”的脫貧思路,構建了“1+7+23”脫貧攻堅政策支撐體系,總結推廣“四跟四走”產業扶貧模式,貧困戶的收入渠道不斷拓寬。十八大以來,縣級財政投入專項扶貧資金7931萬元,2014年至2017年全縣脫貧30796人,2016年28個省定貧困村全部“摘帽”退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5.41%下降至1.69%。
礦老板回鄉興茶助推鄉親脫貧致富
經濟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積極開展打擊“盜搶騙”行動
濱海縣天場鎮 “支部+電商”促增收
宿州市精準施策啃下因病致貧“硬骨頭”
火紅杜鵑別樣情 繼承遺志建新功
改革開放40年丨大美蓮鄉展新顏 湘潭縣再現天下壯縣雄風
秋季開學將至 市交通部門發布2018年度中小學首日交通指引
一貨車高速路上栽了跟頭
車次加密 車票八折 蕪湖人鐵路出行更實惠
五華稅務舉辦掛牌后首次納稅人學堂
社區情牽居民 慰問老人送清涼
留學生買年貨
四川與甘肅簽署經濟社會發展合作行動計劃(2018-2022年)
晉中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安全措施落實到位了嗎?” 市領導到桂山島檢查節前安全生產
我市公益性幼兒園擴容工程推進順利
端午小長假 歌樂山國際慢城開心農場接待游客近六千人次
麥積山石窟開啟“保護模式”
2018電博會黑科技搶先看 未來汽車無人商店將亮相
市男子籃球聯賽半決賽24日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