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鮮紅黨旗寫滿不老情懷
——龍游縣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重返一線群體素描
衢報傳媒集團記者 毛水華 葛志軍 報道組 藍正偉 求張鋒
在龍游縣各專項工作、重點項目建設現場,活躍著一批退居二線后又重返一線的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簡稱“改非”干部)的身影。他們少了往日繁雜事務的打擾,卻多了分對當下工作的專注;不見了迎來送往的熱鬧,卻有著風塵仆仆的忙碌,成為當地干事創業濃厚氛圍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目前,龍游縣有“改非”干部127名,占全縣縣管干部的20.9%,其中有102名重返一線,參與專項工作、重點項目等攻堅任務。
風塵吹皺歲月,芳華不再當年。從他們身上,讓我們看到了一種精氣神的回歸,感受到了一股正能量的沖擊,在全市上下開展大整風“十大行動”背景下,給人以極大震動。
“別人把你當領導時,不要把自己當領導;別人不把你當領導時,要把自己當領導。”
6月20日下午,大雨。
記者在趕到湖鎮鎮政府時,朱曉鋒還在社區里調研,因為不久前,他被安排到社區籌備組的崗位上。這是他從鎮人大副主席任上退居二線以來的第四次崗位調整。
卸任后不久,朱曉鋒被下派到歷寺村蹲點整治生豬養殖。歷寺村是湖鎮鎮第二大養豬大村,共有15戶養豬大戶,按規定關停1家,另外14家在6個月內全部完成“生態+工業”污水治理。
因茆頭村領導班子配備不全,朱曉鋒兼任該村黨支部書記,除了主持工作,還要負責物色培養并完成新兩委班子選舉。2017年5月,圓滿完成任務。
因童村村兩委主要領導很年輕,朱曉鋒下派當顧問,協助處理一系列棘手的村務。一件件實事落地,年輕的村兩委班子在村民中的威信日漸提高。
就這樣,在兩年時間里,朱曉鋒成了顆“革命螺絲釘”,哪里需要去哪里。但他有自己的認識:“別人把你當領導時,不要把自己當領導;別人不把你當領導時,要把自己當領導。只有擺正心態,找對位置,才能做好工作。”朱曉鋒說,在任上時總把評優評先讓給其他同志,退居二線后,他已經連續兩年被組織部門考核評定為優秀。
龍游于1983年恢復縣建制,像朱曉鋒這樣一批60年代出生的干部曾是改革、發展的主力軍,近年來陸續集中退出領導崗位,人少事多,尤其是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的領導缺乏的矛盾日益凸顯。早在2007年,龍游縣就未雨綢繆,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發揮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作用的若干意見》,2013年又對《實施意見》進行了補充完善,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由組織部門統一管理、考核,每年度自愿申報參加至少一項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或者完成組織安排的指定任務,為“改非”干部發揮余熱搭建平臺,嚴管與厚愛相結合。
同日,記者約好下午采訪鄭建飛。因他臨時決定要下企業協調處理一個緊急問題,把采訪時間提前到中午。
鄭建飛先后在法院、司法局、環保局等單位擔任過領導職務。
退居二線后,他選擇留在環保局。鄭建飛說,退居二線是給年輕人騰位置,接下來就要給自己找新平臺,擺正位置,不能當閑人影響士氣,而要巧妙地在旁邊推一把力、鼓一下勁。
于是,環保問題應急處置時有他,縣紀委專項巡察時有他,處理區域間項目落地矛盾時也有他。
去年,經他牽線搭橋,龍游籍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豐昌在金龍紙業有限公司設立了院士工作站,出于對鄭建飛的信任,雙方同時委托他幫忙梳理權利義務關系,而這一切都是義務幫忙。最近,鄭建飛又為尖上科技有限公司與一名烏克蘭國家科技院院士洽談技術合作問題忙碌著。
在鄭建飛的桌子上放著一塊崗位牌,上面寫的職務是“主任科員”,另外還寫著兩句話:“樹立黨員形象,為黨旗爭輝”“自重自警,保持晚節”。他告訴記者,前一句是局里統一設計的,后一句是他自己要求加上去的座右銘。
這句座右銘也代表了龍游眾多重返一線“改非”干部的共同心聲。
“能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雖累但快樂著。”
龍游縣這批重返一線的“改非”干部所承擔的任務大多急難險重,上連著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下連民生關切,辛苦、勞累是家常便飯。
第一眼看見劉利仙,記者就被她身上散發出來的那股熱情感染。
干過鎮干部、街道領導、紅十字會主要領導,劉利仙退居二線,遇上了城角坊社區成立。分管過社區和天生一副熱心腸的她被下派到城角坊社區擔任黨總支書記。
一萬多居民、4921戶、507個樓道,但沒有一個小區有物業管理;在冊黨員370多名,70%以上居民是65歲以上的老人;流動人口多、困難群眾多,是龍游縣城一個典型的老舊社區。仔細一盤點家底,劉利仙傻眼了。
2016年,新社區成立后面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創國衛”。對照任務要求,再看看社區的現狀,劉利仙晚上睡不著。
一套網格化管理制度落地,整治、保潔同步推進。劉利仙整天奔走在各個小區整治現場。“我是朋友圈里每天走路步數記錄最高的,有人問我是不是在減肥,我說是借工作之名在鍛煉身體。”劉利仙始終這樣樂觀。
擱置了十幾年的垃圾角清理了,坑坑洼洼的背街小巷平整了,凌亂老化的空中線網整合了,污水橫流的路段不見了。短短3個來月時間,社區環境面貌發生了大改觀,原定安排一個考核驗收組到城角坊社區,結果一下子安排了6個組。專家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雖破舊卻干凈,雖狹小卻精致。”這一點至今讓劉利仙感到很自豪。
“我的手機上有十幾個微信工作群,時刻要切換頻道,就怕漏掉一項工作、錯過居民的一點訴求,上能為政府分憂,下能為百姓解愁,每天很累但很快樂。”在采訪中,劉利仙強調“微服務”,她解釋說,社區要做的事都很小,但對居民們來說都是大事,我們提供微服務,他們都會感到很溫暖。
像劉利仙這樣的“改非”干部大多經過多崗位鍛煉,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在群眾中有較高威望。近些年來,一方面是龍游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加快,重點項目、中心工作任務繁重,另一方面是一線缺乏有經驗、善攻堅的骨干力量。發揮“改非”干部的作用,恰逢其需。
初見饒曉明,一種“公安氣質”撲面而來,再深入細聊,又發現在他壯實的外表背后,有一顆細膩的服務之心。這位當年的杭大高材生,在公安局、環保局、編辦等多個單位擔任過領導職務。饒曉明從編辦主任崗位上退下來后,被抽調到城東征遷指揮部工作。
“誰都知道征遷工作有多難做,但服從組織安排,為政府分憂,這是這么多年接受組織培養、教育后應有的姿態。”饒曉明說,征遷是一項細膩的“技術活”,考驗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組織安排肯定有理由的,剩下的只有盡心盡力做好工作。
談起一年多的工作經歷,饒曉明說得頭頭是道:先將農戶分類,按類制定不同工作方法,從臉難看、門難進到能進門,見笑臉,得有耐心、用真心。唐堯村一征遷業主家圍繞一筆征遷補償款的處置問題,出現了7方面對立關系,鬧得不可開交。一次次上門,他做了半個多月的思想工作,最終讓各利益關系方都愉快地簽了字,還妥善地解決了老人的晚年贍養問題。湖底葉村一業主先后十多次推翻征遷補償款分配協議,每一次都得重新召集各方調解簽協議。
今年3月,饒曉明從法紀組調整到騰空管理組。3個騰空施工片區分別在指揮部的西、南、東三個方向,最多一天騰空五十多戶,忙到深夜十二點才回家是常有的事。“真正體會到什么叫東奔西跑,既要考慮拆得快,還得關注拆得安全。”饒曉明說,工作中的有些苦不能說出來,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國家利益和百姓利益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饒曉明告訴記者,他正在梳理一本“征遷工作手冊”,把征遷工作誰來做、多少人做、做什么、怎么做等,都按編制管理中的“職務說明書”形式固定下來,其他人接手這項工作可有章可循,規范操作,避免走彎路。
無論在什么崗位、做什么事,心里都裝著百姓、想著黨和政府,這也正是這批“改非”干部身上散發出的最令人敬重的一種素養。
“都是在黨旗下舉過拳頭宣過誓的人,組織需要我們沖到一線,就得上,就得不斷學習。”
接受采訪的每一位“改非”干部幾乎都向記者提過同一個要求:最好不要出現名字,不要突出個人,這都是作為一名老同志應該做的。但聆聽一個個娓娓道來的故事,感人的細節不能沒有主角。
采訪徐兆云是一種享受,清晰的工作思路、濃厚的人文底蘊、高位的視野境界,總能給傾聽者以振奮的情緒體驗。
徐兆云原是龍游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是部里出了名的“老黃牛”。退居二線后,他被組織安排到龍天紅木小鎮文化提升和業態建設專班,主要任務是推進文化和業態植入工作的攻堅。
從宣傳部門到龍游縣投資規模最大的文旅項目,盡管在工作內容上有一定的相關性,但具體實施過程卻相距甚遠。徐兆云說,企業主看到你能辦事、且能辦成事,就會信任你、依賴你。
剛入駐時,企業項目用地遇到問題,徐兆云認真研究相關法律法規、辦事流程、準備材料,最后順利解決了問題。“現在企業主會主動找我們商量一些決策上的事,也能聽取一些意見和建議,幾次午夜12點了還打電話來商量工作。”徐兆云說,“這種被信任的感覺非常好,為企業服務能走到這一步需要以心換心。”
專班下設五個服務小組,成員來自各個部門,還有鄉鎮干部。一群原本互不相識的人,突然聚到一起,要干好同一件事,快速形成一個戰斗的團隊非常重要。徐兆云說:“我們都是在黨旗下舉過拳頭宣過誓的人,退居二線了,不能讓身邊的人說不當領導了就不如一個普通老百姓,組織需要我們沖到一線,就得上,就得不斷學習。”
據了解,在龍游102位重返一線的“改非”干部所從事的工作,基本上是像徐兆云這樣非老本行,面臨著重新學習、壓力更大、任務更重的問題,但在采訪中記者聽得最多的一個詞是:服從。
饒曉明原本打算回公安,安安穩穩地干老本行等退休,組織部的一紙通知讓他走進了城東征遷指揮部。“公安那邊的辦公室我一天都沒坐過,連打包的物品都還沒打開。”饒曉明說,與其坐著等退休,不如邊干邊等退休更有價值。
劉利仙同樣可以回到她熟悉的衛計系統安享退居二線后的幸福生活。如今干著這婆婆媽媽的社區總黨支書記工作,在常人眼里與領導干部的落差很大。劉利仙說:“只要用心做,在什么崗位都一樣有意義有價值,干了一輩子,領導不領導的已不重要。”
一項好制度激活一池春水。11年的探索實踐,使龍游縣的“改非”干部管理工作出現了良性循環,一批退居二線的領導干部主動請纓,奔赴急、難、險、重工作的一線,既有力地推進了工作,又帶動了各級干部的作風轉變。
歲月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墜暮年。龍游縣這群“改非”干部奮斗、奔跑在一線的干事創業精氣神,著實讓人感動。每一位沖在一線的“改非”干部都是一面高高飄揚的黨旗,他們自覺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并用奉獻的汗水畫圓人生一個階段性的句號。
——————
榜樣的價值
東杰
人在其位要謀其政,不在其位該謀什么?
聽起來這是一個有悖常理的問題,卻是每位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遲早且必須作出正面回答的問題。龍游縣110位改任非領導職務干部,用他們重返到一線、奮斗在一線的實際行動作出了響亮回答:逝去的是芳華,不變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情懷。
在大整風“十大行動”正席卷三衢大地的今天,這種榜樣的價值已超越了領導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創新本身,體現了強化領導干部“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意識和提倡“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的工作作風的導向。
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對群眾這一“絕大多數”的榜樣引領作用非同小可。“在其位”時,因為有制度約束、考核倒逼和任務催促,不帶頭奔跑不行、非身體力行不可,這是一種正面引領。而一旦“退居二線”,就產生了“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想法,“退二線”變成了“斷了線”,混同于普通老百姓,這樣的心態所產生的負能量就是一種負面引領。
更值得警惕的是,當下有的年輕黨員干部也常把“退休”“退二線”掛在嘴邊,平平安安占位子,松松垮垮混日子,看似“無私無求”,實則敗壞風氣,貽誤事業發展,同樣為害不淺。
大整風“十大行動”是一場作風轉變的深刻洗禮,是一場靈魂深處的自我革命,沒有旁觀者,沒有局外人。無論是“有位”還是“無位”,無論是“在位”還是“不在位”,都要對照榜樣,反觀自我,自覺投身進來、主動參與進來,做到人人有壓力、人人有觸動、人人有反省,最終做到人人有作為。
助推市委“1433”戰略體系重重落地,需要各級黨員干部把激情點燃起來,真正行動起來、奮斗起來。龍游縣這批沖在一線、干在一線的“改非”干部就給了我們這樣一面大整風所需要的“鏡子”。
濱城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以干代訓”提升調解率
晉城市政務服務中心投入使用
五月裝修旺季到 糾紛投訴也隨之而來
勇敢者的游戲:2018中國(重慶·云陽)世界低空跳傘大賽今日正式開賽
為老人送神秘禮物:父子視頻連線
鮮紅黨旗寫滿不老情懷
市委第二巡察組向市環保局反饋巡察情況
“雅安工業·千億產業培育大講堂”2018年第一期公益講座開講
增壓力激動力 東坡區“雙向評價”受好評
詔安縣市容管理局:拆除違法搭建物 改善城鄉環境
南宋名臣鄭剛中:一個不該被淡忘的金華名人
《淮北市燃放煙花爆竹管理辦法》集中宣傳啟動儀式舉行
瞄著“精準”用力
欽北“2017?春風行動”助力脫貧攻堅
3分鐘就搞定?深圳人可用手機一鍵繳社保了!
四川調高失業保險金標準 最高月領1424
快了!電子科技大學宜賓研究院竣工進入倒計時
黨建“書記號”引領趕超跨越
太帥了!男子馬路中間倒地抽搐 小伙兒施救被路人拍下
市政協十三屆八次常委會議召開